湖南法治報訊(通訊員 褚君 張思琦)近年來,出國務工賺錢的人日益增多,一些不法分子趁機以 “高薪” 為誘餌,蠱惑人們偷越國境 “淘金”。然而,這樣的 “好事” 背后,實則暗藏巨大風險。4 月 9 日,永定區(qū)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李某某、屈某偷越國境案在張家界七十二奇樓公開開庭審理,數(shù)百名群眾現(xiàn)場旁聽了這場庭審。
2020 年 8 月下旬,受疫情影響失業(yè)在家的李某某和屈某,看到網上 “高薪招聘” 廣告后,心生到緬甸 “淘金” 的想法。他們聯(lián)系境外上線,計劃從張家界前往緬甸務工。兩人先后途徑昆明、瀾滄,在上線帶領下,通過步行、乘車等方式偷渡至緬甸境內。入境后,李某某、屈某分別被安排到賭場、KTV 等娛樂場所工作,直至 2021 年 9 月才回國。
庭審中,永定區(qū)法院采納檢察院指控,當庭宣判,以偷越國境罪判處李某某、屈某有期徒刑六個月,緩刑一年,并處罰金。這一案件為企圖通過非法途徑出國 “撈金” 的人敲響了警鐘。
根據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》第三百二十二條規(guī)定,違反國(邊)境管理法規(guī),偷越國(邊)境,情節(jié)嚴重的,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管制,并處罰金;若為參加恐怖活動組織、接受恐怖活動培訓或者實施恐怖活動而偷越國(邊)境的,處一年以上三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處罰金。
檢察官提醒,境外并非法外之地,網絡上的虛假招聘往往是電詐、賭博團伙設下的誘餌。不要輕信所謂國外打工更賺錢、偷渡出國很容易、賺到錢可回國等說辭,以免踏上違法犯罪的 “不歸路”。
2025 年 4 月 15 日是第十個 “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”。國家安全無小事,國境線是維護國家主權和人民利益的重要屏障。若發(fā)現(xiàn)偷渡線索,群眾應及時向公安機關反映,共同維護邊境安全與社會穩(wěn)定。
責編:王輝
一審:曾金春
二審:伏志勇
三審:萬朝暉
來源:湖南法治報